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战史风云 > 历史上赤壁之战发生地的争议焦点是什么?

历史上赤壁之战发生地的争议焦点是什么?

2022-05-10 16:16:29

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有什么争议?这是很多读者特别想知道的问题。下面论历史小编来看看吧。

 
土地纠纷
 
多年来,学术界一直在讨论“赤壁”问题,被现代媒体称为“新赤壁战争”。
 
数百年来,史学界对“赤壁”战争的发生地点有过多次讨论,将这些讨论综合起来,被媒体称为“新赤壁战争”。一般来说,“赤壁论”至少有七种:溥阴[qí]论、黄州论、钟祥论、武昌论、汉阳论、汉川论、嘉鱼论。从现当代来看,争论的焦点是在溥隐说和嘉鱼说之间,而历史出版物和已发现的文物则更倾向于溥隐说。
 
浦银说
 
尹璐的《古汉语观译著》写道:“赤壁在湖北省浦阴县西北,长江南岸。”《元和郡图册》也说:“赤壁山在普贤郡以西一百二十里,北临大江,其北岸为武林,周瑜用黄盖策烧曹公船船之地。”
 
胡三省的《资同治简》和谭栖祥的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也采用了这一理论。从1970年开始,在浦阴赤壁山和长江对岸的武林出土了大量东汉文物,包括1973年出土的青铜马镫、刻有“建安八年”(203年)字样的瓦砚、1976年赤壁山下土层中的沉船遗址、赤壁山上汉代的各种钩镰、1987年开棺的诸葛亮设计的青铜弩机、东汉盛行的五铢钱、
 
1991年,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出版了《古战场普贤赤壁文集》。
 
1998年,浦银正式更名为赤壁市。赤壁市三国赤壁古战场存有大量赤壁之战遗迹。这些战争遗迹的发掘证实了赤壁战争的地点在溥阴。
 
嘉鱼说
 
例如,追溯这一理论的源头,《周易通志》和《水镜注》都证明了这一点。水镜注曰:“赤壁山在百人山之南,应在嘉鱼县东北,与江夏交界,上至武林二百里。”这一点后来得到了晚清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的认可。
 
历史论证
 
首先,《三国志》是这样记载的:“全隋遣禹、等。去攻打曹公,他们在赤壁相遇。却说病了,战不一日,败军至江北。过了一会儿,硝烟四起,许多人被烧淹死了,于是军队被打败了,南郡仍然受到保护”。
 
而《三国志·吴》中的将军列传都提到了“拒曹公留武林”这几个字,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曹操被绑在江北武林。《元和郡图册》记载:“赤壁山位于今普贤县城西八十里,有石门,北对大江,其北岸为武林,与赤壁相对。”
 
李道元《水经注》记载:“河水自左流至百人之南,自右流至赤壁山之北。周瑜和黄盖曾经骗过吴伟的军队。”《荆州》记载:“溥阴县在长江以南一百里,名赤壁。周瑜和黄盖(余)在这里搭大船,在武林、武林、赤壁等地打垮魏吴冰一百六十里。”
 
《江表列传》对赤壁之战的情况记载如下:“开战之日,盖先取轻船十舟,东南风急,因十舟在前,中江扬帆。到了北军二里,同时上火,火势凶猛。如箭上舰,永不烂,烧尽北船,延岸扎营柴火。”“东南风急”和“中江扬帆”表明冲向武林的船来自武林东南,与“破魏”颇为吻合。
 
《三国志·吕蒙传》中也有记载:“我老了,在西方与周瑜、程普等人在武林中破了曹公。”这里的“西破”和《周瑜传》的“反”是一种解释。
 
如果《江表列传》记载的是真的,那么赤壁、溥阴作为赤壁之战的地点,确实是最符合历史记载的。
 
强制考证
 
至于曹操,据《三国志·吴传》所引《江表传》记载,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曾与孙权有书信往来。信中曹操声称曹骏有八十万,《周瑜传》记载曹操占领荆州后,得到水军数十万,具体数字不详。
 
周瑜估计曹操对抗孙权的兵力在20万以上。孙倡导曲《伐武林》记载曹操“十万船车”。
 
联军方面,孙权调三万兵马给周瑜和程普,周瑜和程普两个指挥官各领一万五千人马。诸葛亮劝孙权抗曹时,说刘备有两万兵马。孙权率领一支吴军攻向合肥,张昭率领一支吴军攻向当涂。孙权和张昭两军当时不可能在赤壁。所以赤壁之战双方实际交战兵力最多5万,曹操在赤壁投入兵力超过20万。因此,赤壁之战是一场实力不对等的战争。
 
声明: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,请告知我们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相关内容
标签:

随机推荐
点击排行